听见君长阙这么一问,杨玉辰连忙说:“京城那边让你自己回去,怕是不单纯,待在北疆,京城的手也暂时伸不到这里来。”
    京城的局势不好,君长霄的心思也是谁都知道,就这样回去,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事。
    君长阙说:“总不能就一直躲在这里,等京城局势稳定后,再让他腾出手来干预北疆的事情。”
    到那个时候,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被害死。
    杨玉辰说:“三殿下说的也是,一定得回去的话,还是要小心,确保回去不是自投罗网。”
    自投罗网那是肯定的了,不回去一切都发挥不出来。
    只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减轻后果。
    好在北疆这边已经安定了,京城再乱也比之前好些。
    何况,他们手里还有云珏让人带来的消息。
    又说了一些话,杨玉辰看着两人,迟疑了一下还是没说什么。
    *
    谁都能感觉得出来,近来皇宫气氛凝重,就像皇帝登基前发生的事情一样,那个时候皇子间的争执更是惨烈,进攻皇宫,大肆屠杀的事情都发生了几次。
    有一次先帝差点就被闯进宫的一个皇子杀了。
    好在先帝比现在的皇帝好些,宫里管控得严严实实,不像现在这样千疮百孔,哪里都被安插了不属于皇帝的人手,就导致皇帝根本保证不了自己的安危。
    他们这些大臣更是没有办法接触到皇帝。
    这些,全是皇帝的想当然造成的后果。
    他想集权于一身,反而什么都抓不住。
    温渊此时正在自己的府上,他的身边来了许多朝臣,在向他询问此时应该怎么办。
    温渊漫不经心的喝着茶,对诸位大臣着急的样子不以为意。
    有人忍不住了:“温大人,如今您最得皇上和太子重用,您来说说,我们该如何才能避免之前发生的屠宫惨案。”
    “是啊,温大人,我们身为臣子,这个时候,得拿出态度来,替百姓守好这安宁盛世。”
    “温大人,您可得出个主意啊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温渊放下茶盏:“办法倒是有一个,不过我怕诸位不敢。”
    “你说出来,我们听听。”
    温渊勾唇:“我们一起换上官服,留下遗言,去皇宫,以朝臣之力,让太子下位,请皇上出来,一切迎刃而解,可是诸位谁敢?谁不怕死?”
    听到他的话,朝臣噤声。
    有人道:“非得这样吗?”
    他们知道如今的局面全是太子一个人造成的,只要皇上好好的,太子与三殿下和摄政王之间的争斗就会停止。
    可是被太子一人掌控,朝臣在早朝时都得规规矩矩的按照既定路线进出,还要被禁卫军看守着,不能乱走。
    各处宫门口也是被严密看守着,那样严密的防控,生怕他忌惮的两人混在其中进入。
    就这样的情况,他们集体逼迫太子下位,那后果根本不用猜测吧。
    温渊早知道他们的选择,轻描淡写的提醒:“诸位既然不敢,那就只有安静的等着了,多买些人防控府内,防止被人闯入府中,何必操心那么多。”
    又做不了什么,还当拖后腿的。
    朝臣:“……”
    既然温大人都这样说了,他们也只能静观其变了。
    这时,温府的下人跑过来说:“温大人,诸位大人,摄政王与三殿下已经回京了,此时正往皇宫里去。”
    温渊问:“他们有几个人?”
    下人道:“只有两人。”
    有人惊呼:“什么?”
    温渊拧起眉头,明知道君长霄肯定在宫里耐下了人手等他们,怎么还能就这样进去?
    到时候出了什么问题,不也全由君长霄来说吗?
    乱臣贼子的谋逆之举,或是刺杀皇帝,哪一项都能让两人背上大逆不道的罪名。
    还是说他们早有安排,确保这次进宫不会出事?
    他们能想到什么办法?
    控制禁卫军?
    还是就这样四拳打到金銮殿去?
    未免太过嚣张。
    心里想着,温渊起身:“诸位,本官要去皇宫门口等着,你们一起?”
    朝臣迟疑了一下。
    这个时候去,会不会夹在两人身边被牵连?
    “你们没想好的话就继续想,本官先去了。”
    温渊果断的将他们抛下,整理了一下官服,戴上官帽,往府外走去。
    青凝站在身后,没有出声说什么,只是告诉他小心行事。
    朝臣面面相觑,一个个的离开了温府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等在皇宫门口的陌言灼和君长阙被放了进去。
    长长的官道,安静得没有一丝声音。
    头顶上响起窸窸窣窣的脚步声,还有弓箭的声音。
    漫天飞箭朝两人射来。
    两人避让着箭头,抽空看了一眼,这些箭正是扈山大营所用的箭头。
    君长霄早已经把大军调进皇宫,此时这些人,就是扈山大营的常备军,用来守护皇城的。
    现在又不是紧急情况,他居然随意调动常备军,属实不知所谓。
    “本王和三殿下回宫,你们这是要做什么?谋杀摄政王和当朝皇子,谁给你们的胆子?”
    箭雨停顿了一下,又继续。
    显然君长霄已经交代过不许听他们说话,直接在这里将他们拿下。